以個人健康資訊為核心發展健康生態圈

打造健康生態圈,為智慧城市奠基

數位轉型是近來最熱門的名詞之一,無論是政府或企業界都掀起熱潮,原本運行於實體世界的許多服務被軟體所改變,這個現象也正在醫療領域發生。無論是數位轉型或數位經濟,都是指各個機構和他們的利益關係人產生數位化的關係,金融機構在這方面的腳步相對領先,健康醫療領域蓄勢待發,而且早已吸引來自傳統醫療領域和新興電子領域等跨業、跨界的競爭者搶進。 ​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與健康、醫療相關的保健及長照課題更顯得重要。知名市調公司Frost & Sullivan的研究報告指出健康照護支出類別的消長變化,由疾病治療趨向疾病管理與預防保健,疾病治療佔整體支出的比例將由2007年的70%降為2025年的35%,相對地,用於診斷、監控及預測的比例將大幅上揚。 可想而知,數據將是邁向上述趨勢的基礎,來自科技的輔助則是不可或缺的要件。值得注意的是,健康醫療的相關數據既是基礎,也是專業,無論是自行收集或與第三方合作皆然。

多元化的健康大數據      

個人健康資訊是智慧醫療的重要資料來源,除了看病診療的電子病歷、醫材量測的生理數據,包括每天拍下的個人相片、飲食內容,都可視為廣義的健康醫療數據。另一項值得注意的數據來源則是基因組,基因組定序的費用正快速下降中,可能明年就會降到每人一百美元的臨界點,如此一來,必然引動相關應用在明後年大爆發,像是精準醫療就與基因組定序息息相關。

除了來自個人的數據,不可或缺的還有環境數據。華碩雲端在2016年和台北市政府共同發表「空氣盒子」計畫,以環保為目的來保存與城市相關的大量環境數據,後來卻發現對這些數據最感興趣的人是醫生,像是空污變化導致的發病率與致死率是眾所關注的課題,醫生雖然重視溫度和空氣等數據,但卻苦無管道取得這些數據,因而無法將其應用於臨床醫療。

從個人健康資訊、基因組到環境數據,如何保存及應用,就成了新挑戰。以個人健康資訊為例,就可區分為三種不同的來源,分別是PHR(Personal Health Record)、EHR(Electronic Health Record)、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無論在美國或台灣,PHR都泛指透過政府對人民或是非醫療機構對消費者的服務所收集的數據,這些數據以衛生保健為主,長期目標是節省醫療費用,例如:衛福部的健康雲,或是華碩、Apple、Google健康手錶。EHR則是由醫院提供給病患的數據,也就是電子病歷,可直接向醫院申請,或是透過健保署的健康存摺上網申請及下載,這個作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醫病關係。相對地,EMR則是指台灣已行之有年的醫院間電子病歷交換。

官方和民間分進合擊

事實上,PHR數據的取得與收集並不如想像中容易。像是華碩雲端就與秀傳醫院旗下的IT公司共同合作嘉義市的智慧健康城市計畫,就由嘉義市政府以公權力,要求轄下的三家醫院將數據整合於這個平台,有了數據,才能開始做加值。除了政府的計畫,民間有許多廠商也紛紛投入PHR數據的收集及應用行列。以華碩為例,就推出ZenWatch和VivoWatch兩個系列的手錶,應用方向之一是結合感測器來落實居家安全。至於EHR,台灣的發展比較慢,健保署已經有所行動,不過它是從保險公司的角度,開放使用從保險收集而來的數據。差別在於保險公司擁有的是為了請款而做成的資料,醫院則是看病的資料,如果要用於精準醫療,顯然醫院的資料會更為合適。但由醫院自行建置EHR的常見問題是投資太大、IT人才缺乏或服務內容不足,歐洲部分國家就不採取醫院自建的作法,而是由官方以國家級EHR(National EHR)為目標,協助建立通用平台來匯集數據。

克服數據的質量風險

無論是智慧健康或智慧醫療都必須運用到各式數據,數據量也比其他類型的應用更多,因而在開放數據及實踐應用的過程裡,也會碰到不少挑戰。首當其衝的挑戰就是數據的收集,無論是自行收集,或與其他夥伴合作,在數據收集的過程裡一定要確認品質、數量與時間這三大風險。除了想辦法收集數據,更重要的是收集到「對」的數據才能發揮價值,所以必須要有相關的品質工具,將收集而來的原始數據經過處理程序轉化為可用數據。醫囑就是一例,目前絕大多數都是以人為解讀、以英文寫成的文章,很難直接累積成知識,美國的新創公司及國內某大教學醫院都在著手將醫囑轉變為結構化文章,以提升數據品質。 根據華碩雲端的經驗,基本上必須儘可能的收集數據,而不是拘泥於非要收集到哪些數據不可,判別關鍵還是要回到應用的初衷,也就是要利用這些數據解決什麼問題,再據此來檢查數據的品質。第二個風險則是資料量,無論是進行統計分析或演算法,量太小就行不通。資料量本身就是一個門檻,就算是健康手錶也必須達到一定的銷售量,收集而得的數據才能拿來應用。第三個風險則是時間,必須檢視取得的數據是發生在什麼時間,因為許多應用有直接相關,例如:健保署官網提供的數據通常有一、兩個月的落差,不是最即時的數據。

平台面的技術挑戰 ​

解決了資料面的挑戰,接下來要處理的就是技術面的挑戰。由於健康醫療是兵家必爭之地,即使國家有意出面建立單一通用的雲平台,各方人馬如醫院或PHR廠商還是傾向於自建,由於沒人能擁有全部數據,在整合應用時就會有互通性的問題,必須要互相開放應用程式介面(API)來進行協作。由於健康醫療牽涉的商機極為龐大,各種雲平台必然百花齊放,平台和平台之間的相互運作能力將是關鍵考驗,例如:認證機制的通用、服務品質的一致性,以及合作第三方中止服務時的應對措施,都是必須深入探討的課題。 必須注意的是,台灣電子業習慣遵循業界領導廠商制訂的標準,缺乏經營平台的經驗,相關人才嚴重不足,自己擁有平台和身為平台使用者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角色,許多台灣廠商都仍在摸索之中。而且,數據平台不只存放數據,還必須具備服務導向(Service Ready)的IT架構,因為這是要開放給合作夥伴及一般使用者的平台,無論是服務可靠度、物聯網(IoT)支援能力,或是流量暴增時的延長性,都必須有更高的標準和應變能力。至於資料本身也有技術挑戰,也就是資訊安全的課題,但安全、隱私、法規這三個主題必須分開處理。首先要考量的是法規,由於健康醫療資料比較重要,美國就設有專法規範這些資料,沒有專法的台灣也有個資法必須因應,同樣沒有專法的歐盟則是從隱私權進行細節規範。做好隱私和法規的部分,再回來看安全的課題,就不會陷入技術的迷思,而能專注在應對資安攻擊,解決竊取資訊、中斷服務、控制權被奪取等典型事件。 智慧城市裡的健康醫療不只是看病,而是和長照服務、醫材交易、輔具租賃都有關係,所帶動的產業契機和潛在產值極為驚人,藉由科技的輔助加快紮根基礎的腳步,才能在這場激戰中脫穎而出。

歡迎前往華碩健康網站了解更多:www.asus.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