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分享大型檔案給團隊成員或外部客戶嗎?電子郵件夾帶的大檔是否常塞爆您的信箱?或甚至無法寄出?別再為此煩惱,時代在進步,辦公的工具也該與時俱進,讓雲端分享來助您一臂之力!
面對惱人的大型檔案寄送問題,雲端分享這樣解
身為專業的設計師,您是否常為了寄送大型檔案而苦腦,作品完稿檔往往超過 100 MB,甚至上看 GB,一般的電子郵件寄送完全無法負荷,若藉由 FTP、檔案分割等繁複程序來傳送檔案,下載過程易中斷或有掉封包的風險,無法妥善地將作品送達客戶手上,導致信任感大打折扣,真是非戰之罪。
雲端分享提供便利的使用情境,當您將檔案儲存在雲端空間後,隨時可以透過電腦、平板、手機等各式裝置取得檔案的下載連結,接收者點選連結即可檢視或下載檔案,沒有檔案大小的限制,雙方溝通快速又便利,檔案出得去,回饋進得來,大家發大財!如果您預先設置將本地端檔案同步至雲端,甚至連手動上傳檔案都不需要,電腦端有什麼,雲端就看到什麼,節省上傳檔案的時間以外,從此出門在外有緊急的檔案取用需求時,不用再麻煩同事幫忙開電腦寄送了。
0 評論
過往,多數人認為科技就是 IT 部門的專業領域,與自己的距離很遙遠,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在體驗數位化辦公帶來的改變。
科技的進步推動工作環境變革
近年來,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的使用比例快速攀升,加上多數生產力應用軟體如檔案協作、溝通、email等皆能在任何時間、地點,跨設備使用,企業辦公設備與員工自有裝置間的界線愈趨模糊,研究機構將這類情境歸納為一個新辦公趨勢-Digital Workspace 數位工作環境。Gartner 認為,數位工作環境指的是藉由終端體驗來提升員工參與度及靈活度;英國科技觀察家進一步提出「以人為本的技術革新」概念,將協作、查找與分享、溝通與參與、商務應用、敏捷辦公等五大內部服務,定義為數位工作環境的核心價值。當公用與私人已難以切割,如何順應趨勢推動內部變革,是企業面臨的新挑戰。
算力、演算法、數據,三要素的到位,推動了 AI 浪潮,這波數位轉型的趨勢已不僅僅侷限於追逐新科技的產業,當轉型已成全民運動,無論企業規模、產業類別、積極面對或被動接受,幾乎沒有企業可以置身事外,IT 管理者、CIO 甚至 CEO,思考的課題也由該不該做,調整為如何去做,依照企業體質選擇適配的數位化工具,是刻不容緩的進程。邁向數位化的第一步-資料上雲,包含多面向的考量,包含公有雲、私有雲的抉擇、服務模式的不同、部署便利度、預算配置等系統條件,以及導入新系統後終端使用者的學習曲線長短,等生產力因素評估,如您正面臨上述抉擇,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當做一個楔子,帶領您深入淺出進入雲端領域:
公有雲是什麼?私有雲是什麼?常見服務有哪些?公有雲與私有雲皆為雲端運算部署模式的一種:
研究公司Vanson Bourne調查指出,56%的企業合作是透過訊息交換實現的,其中大部分訊息是以檔案形式存在,例如企業與外部客戶、供應商間的往來;或產品開案、研發、生產分屬不同團隊,專案期間自然而然產生大量的跨單位協作需求,可以說,有效率的檔案交換正逐步成為商務溝通的核心。
就目前而言,多數企業仍將此重要的溝通橋樑委託給電子郵件或FTP,但這些機制是否足夠提供關鍵檔案傳輸所需的安全性?答案或許不盡然。
|